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图书馆建设 > 新善本保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黑龙江省图书馆为例

新善本保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黑龙江省图书馆为例

图书馆建设
Library Development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近年来,随着各个图书馆对民国文献保护意识的增强,新善本的保护工作已经越来越引起各大图书馆的重视。黑龙江省图书馆在2009年全面启动了新善本的普查和保护工作,现阶段甄选出一些珍贵且有代表性的新善本书籍,对新善本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新善本保护及利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应通过多方采集、建设特色的新善本馆藏、加快新善本的数字化建设等方法保护新善本资源。
【关键词】 新善本; 新善本界定; 特色新善本; 数字化;
【基金】 2009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新善本基本理论与保护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09C056
引言:

【引言】善本一般是指版刻古籍中校刊精准、装帧精美、流世量少且流传年代比较久远的古代图书。新善本的概念则是由古籍善本传承演变而来的。1953 年国家图书馆善本部主任赵万里先生提出,借鉴古籍善本定义及界定标准,从民国文献中按“三性学”(即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的原则来界定新善本,但他把主要侧重点放在了民国时期的中共革命文献和进步刊物上。1998 年,赵洁敏、黄霞在《北京图书馆藏革命历史文献的过去和未来》一文中进一步提出并完善了“新善本”的概念,确定了新善本是相对于古籍善本而言的、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珍稀文献。其收藏范围是从辛亥革命至建国前这段时期的各种文献,主要包括进步书刊、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早期译本及宣传资料、解放区根据地出版的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著作等。

作者:
马琳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图书馆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