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图书与情报 > 中文古籍数字化的主体构成及协作机制初探

中文古籍数字化的主体构成及协作机制初探

图书与情报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通过网络和文献调研,将中文古籍数字化主体归为图书馆、学术机构和数字企业三大类型。以表格的形式展示了各大主体的古籍数字化成果,分析了它们各自的数据类型、系统功能及选题分布方面的特点,指出它们之间存在很强的互补性。以理论探讨的方式,提出了古籍数字化协作机制的构建途径。
【关键词】 古籍; 古籍数字化; 主体构成; 协作机制;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版本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08CTQ005)研究成果之一
引言:

【引言】中国古籍数字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历经近30年的发展,已完成了以下三个转变:数字内容由单一的书目数据向全文数据、图像数据和图文数据相结合的转变;载体形式由单机版向光盘版、网络版的转变;系统功能由检索工具向知识工具、研究工具的转变。迄今为止,不少学者已撰文对中国古籍数字化的总体发展作了总结,如李国新《中国古籍资源数据库的进展与任务》、潘德利《中国古籍数字化进程与展望》、陈力《中国古籍数字化的现状与展望》、段泽勇《古籍数字化的回顾与展望》、吴家驹《中文古籍数字化的进展与主要成果述评》等,对中国古籍数字化的发展阶段、成果类型、存在问题等作了宏观考察,并对古籍数字化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鉴于此,本文不再赘述以上内容,而是从古籍数字化的主体构成入手,分析每种主体古籍数字化成果的数据类型、系统功能、选题分布等方面的特点,探讨各种主体协作开发数字化古籍的可能性及具体的协作机制。

作者:
李明杰;俞优优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