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图书与情报 > 元数据在汉语文古籍数字化中的应用

元数据在汉语文古籍数字化中的应用

图书与情报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文章首先对古籍和古籍元数据的定义和范围进行了界定,介绍了我国古籍元数据标准建设的现状,在比较MARC格式和基于DC的元数据格式的基础上,认为DC元数据更能适应网络环境,应当成为古籍数字化建设的首选。
【关键词】 古籍数字化; 元数据; 机读目录格式; 都柏林核心元数据;
引言:

【引言】据调查,我国现存的古籍数量约有13万种,1000万册以上,为了更好地整理和利用这批数量巨大的珍贵历史文献,各大图书馆和收藏机构均立足馆藏,致力于古籍数字化建设。古籍是指l912年以前在中国书写或印刷、具有中国古典装订形式的书籍。但在实际工作中,对民国年间乃至1949年以后产生的以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的文献,图书馆多将其与古籍一起统称为线装书或古旧书,在收藏和编目时不作严格的区分。因此,在确定古籍元数据的著录范围时,只将1912年作为古籍历史分期的概念,以装帧形式和内容特征作为主要分类标准,既包括产生于1912年以前的汉语文典籍,也包括民国年间甚至1949年以后书写或印刷的、具有中国古典装订形式并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

作者:
熊静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