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我国当今的图书馆学研究,从表面上看不可谓不蓬勃、不繁荣。然而仔细考究,却不难发现,整个学科的发展实际上一直是处于低增长、低积累的简单重复状态: 感悟性、思辨性研究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实证研究的认可度虽有了很大提高,但规范性却明显缺失; 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学科研究的自我封闭性加剧; 从业者的自我评价偏低,不良心理体验强烈。致使学科认同感普遍不足,游离于现代学术之外。对于这种现状,学科中人是心知肚明,有许多人做过努力,开过各种药方,但见效甚微。无论是作为图书馆学的资深教育者,还是新入行的年轻人,对于图书馆学的责任应该是共同的。在我们的思考和探索中,我们认为: 改革开放、互联网、数字化、共享工程,以及扑面而来的云环境给中国图书馆事业提供的契机和带来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事业的发展必然需要研究也随之提升,图书馆学研究却未有实质性变化,自2005 年开始,我们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努力寻找和验证着这样一个假设,即: 是否能够通过方法的导入而有所改观。六年的努力基本可以证明,科学方法的导入和普遍使用,是图书馆学科走出困境、整体提升与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规范化实证研究,又是其中的一条重要路径。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研究语言上与现代学术相通,才能够与其他学科平等对话,才能够真正赢得其他学科对于图书馆学的学术尊重。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