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 子宫内膜癌中ATP结合盒基因超家族F2表达的临床意义

子宫内膜癌中ATP结合盒基因超家族F2表达的临床意义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目的分析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结合盒基因超家族F2(ABCF2)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子宫内膜腺癌94例,正常子宫内膜20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BCF2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年龄、临床期别、病理学级别、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状态及ER、PR、P53、PTEN表达的关系。结果ABCF2在子宫内膜癌Ⅲ期及以上,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Ⅱ期及以下患者中的表达(P<0.05)。而ABCF2的表达与年龄、病理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ER、PR、P53、PTEN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ABCF2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进展有关,其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ATP结合盒基因超家族F2;
引言:

【引言】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年轻化和上升化趋势。寻找预测子宫内膜癌进展和预后的分子标记物非常有意义。我们前期研究中,利用ABI公司的Applied BiosystemsHuman Genome Survey Microarray V2.0 芯片和ABI 1700化学发光芯片分析仪,筛选不同分期子宫内膜癌中的差异基因,其中有一个基因ABCF2(ATP-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 F2)在Ⅲ期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是Ⅰ期中的3.2倍。但ABCF2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仍然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ABCF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病理学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
赵丽君;李小平;王建六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