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临床医学工程 > 糖尿病足溃疡面细菌培养及药敏特点分析

糖尿病足溃疡面细菌培养及药敏特点分析

临床医学工程
Clinical Medical Engineering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我院住院糖尿病足患者溃疡面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敏感变化情况。方法对2003年至2010年我院收治的69例糖尿病足合并溃疡患者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特点分析。结果①2003~2010年糖尿病足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共分离出病原菌87株,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55株、革兰氏阴性杆菌27株、真菌5株。②糖尿病足溃疡感染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变形杆菌、链球菌属为主。药敏试验显示革兰氏阳性菌未对万古霉素耐药;阿米卡星对革兰氏阴性菌抗菌活性最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均未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细菌对药物耐药率较高,应及早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为糖尿病足溃疡感染合理选择抗菌素提供依据。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病原菌; 抗菌药物; 药物敏感试验;
引言:

【引言】糖尿病足是指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 深层组织破坏。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在糖尿病相关的低位远端截肢中, 85%发生在足部溃疡后。感染是糖尿病足溃疡加重以至肢端坏死的关键因素, 治疗糖尿病足和避免截肢的关键是控制感染及早期的合理抗感染治疗。近年来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发生了较大变化, 尤其是多重耐药菌的出现, 使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预后明显变差。为了解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动态变化规律, 我们回顾分析了2003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69 例糖尿病足合并溃疡患者创面分泌物培养的病原菌菌谱及药敏试验结果, 以期对糖尿病足患者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作者:
刘剑烽;冉建民;刘薇;熊晓清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科;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