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中国医药导报 > 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主成分含量及抗菌活性的影响

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主成分含量及抗菌活性的影响

中国医药导报
China Medical Herald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目的:研究黄连不同炮制品水煎剂中主成分含量的变化,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小檗碱为黄连的代表成分,运用HPLC法测定4种不同黄连炮制品水煎剂中代表成分的含量。将黄连不同炮制品水煎液置于培养基中与细菌同时温育,观察药物对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以此判断药物抑菌作用的强弱。结果:黄连不同炮制品中小檗碱的含量明显不同,以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显示黄连不同炮制品均有抑菌作用,但作用强弱不同。结论:不同炮制法不仅改变黄连药材的组分和含量,还可能通过影响其抗菌活性,使其药性及功能主治发生变化。
【关键词】 黄连; 小檗碱; 含量; 抗菌活性;
引言:

【引言】黄连是临床常用的药材,据来源不同分为“味连”、“雅连”、“云连”等,主产于四川、云南、湖北等地。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其有抗菌作用,且抗菌谱广,常用于解热镇痛、抗肠道细菌感染。经不同方法炮制黄连后,其成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可导致药性及功能主治的改变。黄连的炮制种类繁多,其中酒黄连、姜黄连、萸黄连一直沿用至今,亦为药典收录。有学者以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为提取溶剂对黄连不同炮制品提取物进行研究,结合临床实际均是采用水煎剂入药。因此,本文选择黄连中小檗碱为主要有效成分代表, 检测黄连不同炮制品水煎剂中小檗碱主要含量的变化。不同炮制品的功效差异除与其有效成分有关,更与其抗菌活性密切相关。本文研究了黄连不同炮制品中主要成分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变化,及其对常见菌株抗菌活性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
王荣
作者单位:
湖南省临武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