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非物质文化遗产权的法律属性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权的法律属性研究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权的法律属性界定,学术界和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也导致了司法实践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困境。通过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来源及界定,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制度的目的,比较非物质文化遗产权的法律属性的理论争议,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应认定为具有公益和私权的混合新型权利。我国应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私法统一的保护体系。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共物品; 知识产权;
【基金】 泉州市委托课题“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问题研究”(2011WT32)
引言:

【引言】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千里走单骑》将贵州安顺地戏中的传统剧目中的《战潼关》和《千里走单骑》部分内容剪辑到电影中,但却在影片中将安顺地戏称为“云南面具戏”。贵州省安顺市文化体育局认为张艺谋将特殊地域性、表现唯一性的安顺地戏误导成云南面具戏,侵犯了安顺地戏的署名权。因而,安顺市文化体育局向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被告张艺谋在《法制日报》刊登声明,消除影响,并在影片《千里走单骑》中注明“片中的云南面具戏实际上是安顺地戏”。经过一审和二审长达近两年的审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终审判决。法院认为安顺地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安顺地戏属于剧种,不属于作品,不受著作权法保护。因此,法院最终判令原告败诉。

作者:
骆旭旭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法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