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外语界杂志 > 构建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理论框架

构建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理论框架

外语界杂志
Foreign Language World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是近年来国内外语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已经成为学界的基本共识,也符合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思辨能力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培养我国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理论框架。文章最后分析了这一框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之处,指出其为当前外语教育改革提供了可行性思路。
【关键词】 英语专业; 思辨能力培养; 理论框架;
【基金】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编号10YJC74008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资助项目(编号2011049)的资助
引言:

【引言】近年来,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成为外语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 英语专业过于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训练,忽略了思考问题能力,特别是批判性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训练; 学生“思辨缺席症”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黄源深1998,2010; 何其莘等1999) 。为此,不少外语专家进一步呼吁急需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 文秋芳,刘润清2006; 黄源深2008,2010; 文秋芳等2009; 李莉文2010; 董元兴等2010; 孙有中2011) ,对思辨能力的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有的学者对这一问题尝试进行更深层次的考量,将它上升到国家外语能力的层面展开探讨( 文秋芳等2011: 4-10) 。与此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指出: 教育的长期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可见,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辨能力不仅仅是英语专业面临的问题,也是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性任务之一。

作者:
阮全友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