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跨文化理论框架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跨文化理论框架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本文回顾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的重要发展历程,运用Richards&Rodgers(2001)语言教学的三层次模式(three-level model),将它略作修改,用以检验目前在语料库翻译教学中使用的主要方法。本研究发现:译员培训(translator training)和译员教育(translator education)对语料库的运用有很大的区别,前者对语料库的使用已经相当成熟,而后者只是刚刚取得一些进展。导致这种差别的一个可能原因就是译员教育方面缺乏专门为其设计的跨学科理论框架。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跨文化理论框架,并阐述该模型的架构原理。在此框架内,语料库将在语言与翻译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技巧提高与掌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原理包括:Kramsch(2006,2009)提出的外语教育中的‘象征能力’(symbolic competence)以及由Tymoczko(2007)提出的‘整体文化翻译’(holistic cultural translation)概念。
【关键词】 语料库; 翻译教学; 跨文化; 象征能力; 整体文化翻译;
引言:

【引言】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 以下简称语料库翻译教学) 是应用翻译研究的一个分支, 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涌现了大量相关的著作: 有强调实践, 讲述如何在专门用途语言( LSP) 课堂上运用语料库( 如Bowker & Pearson 2002) ; 有注重学术, 考察如何将语料库用于各种教学活动( 如Granger et al. 2003; Zanet t in et al. 2003; Gavioli2005) 。这些著作吸收了翻译研究中理论与描写分支的长处, 同时也吸收了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如语料库语言学、信息与通讯技术、计算语言学、机器( 辅助) 翻译、LSP 研究、对比语言学、术语学和词典学等领域。

作者:
李德超;Sara Laviosa
作者单位:
香港理工大学; 巴里大学;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