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高等教育研究 > 大学校长之背景特征与大学绩效分析—基于高阶理论的视角

大学校长之背景特征与大学绩效分析—基于高阶理论的视角

高等教育研究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为发现大学校长对大学绩效影响的共性背景特征,本文以高阶理论为理论依据,全面分析大学校长的人口统计学背景、教育背景、工作背景和学术背景对大学绩效的影响。通过对2007-2010年期间大学进步较快与退步较快两组样本的对比,本研究发现了两组大学校长在教育背景、工作背景方面诸多不同于直觉的实证结论,而在人口统计学背景、学术背景方面无明显差别。
【关键词】 大学校长; 背景特征; 大学绩效; 高阶理论;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1YJC630102)
引言:

【引言】大学校长是大学的灵魂,即大学校长对一所大学的成功创建、平稳运行、革故鼎新、进步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所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大学校长通过与其周围相关的人进行沟通和联系,为大学创造更加高效的学习环境,而大学校长的背景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校长的一系列行为,包括发展定位、改革措施、施教方案等。如果想明白为什么组织做它们所做的事情,我们必须考虑组织最有力量的角色———他们最高管理者(top executives)的偏好和性格特质。1984年由Hambrick和Mason开创并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高阶理论(Upper Echelons Theory)是理解最高管理者背景特征与企业行为的著名的管理学理论,将高阶理论拓展到教育领域,就促生了对大学管理者的背景特征的研究。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法》指出中国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即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校长是法人代表,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其它行政管理工作。由此对大学管理者的研究便产生了两个方向,一是研究高校领导团队(校级党委、行政正副职领导)的群体特征,二是关注在现有大学制度下校长的个人背景。本文研究主要针对后者。

作者:
孟晓华;张振波;张曾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