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中国水产科学 > 大口黑鲈北方亚种和佛罗里达亚种及其杂交子代的遗传分析

大口黑鲈北方亚种和佛罗里达亚种及其杂交子代的遗传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用18对微卫星引物对大口黑鲈北方亚种(Micropterus salmoides salmoides,N)、佛罗里达亚种(M.salmoides floridanus,F)及其正交子代(N♀×F♂)和反交子代(F♀×N♂)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8对引物扩增出的等位基因数为2~8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0。检测到6对(Jzl48、Jzl68、Jzl84、MiSaTPW76、Msal21、Mdo6和Mdo7)亚种间特异性引物,其中有2对引物(Jzl48和Mdo7)可以用来鉴别大口黑鲈北方亚种、佛罗里达亚种和其杂交子代。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期望杂合度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均为杂交组合F♀×N♂最高,分别为3.199 7,0.638 9和0.570 6,平均观测杂合度为杂交组合N♀×F♂最高(0.848 8)。对亲代与杂交子代间的遗传分化分析表明,正反交子代均与北方亚种的遗传分化最小(0.092和0.119 6)。基于Nei’s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系统进化树显示正交子代N♀×F♂与母本N聚为一支,反交子代F♀×N♂与父本N聚为一支。
【关键词】 大口黑鲈北方亚种; 佛罗里达亚种; 杂交; 微卫星标记; 遗传关系;
【基金】 农业部948项目(2010Z9),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304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1A1209);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B020708008)
引言:

【引言】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原产于北美洲, 是一种世界性的游钓鱼类, 20 世纪70 年代末中国台湾从国外引进大口黑鲈, 并于1983 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 同年大口黑鲈引入广东省,现已推广到全国各地, 成为国内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根据原产地的地理分布和形态学方面的不同, 大口黑鲈被分为2 个亚种: 一种是分布在美国中东部、墨西哥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的大口黑鲈北方亚种(M. salmoides salmoides); 另一种是分布在佛罗里达州南部的大口黑鲈佛罗里达亚种(M. salmoides floridanus) 。樊佳佳等利用形态学和特异性的微卫星标记对国内养殖大口黑鲈的亚种分类地位进行鉴定, 认为其属于北方亚种。大口黑鲈两亚种的自然种群易发生杂交, 对杂交子代与亲本佛罗里达亚种和北方亚种在生长性能方面的研究结论却存在分歧: Williamson 等在美国南部德克萨斯州对大口黑鲈进行亚种间杂交和生长性能测定, 结果显示杂交种的生长性能不如大口黑鲈北方亚种, 而Kleinsasser 等在美国南部德克萨斯州进行类似的杂交性能测定, 结果认为佛罗里达亚种♀×北方亚种♂的杂交子代最具生长优势。目前国内还未见大口黑鲈亚种之间杂交研究的报道。本研究选用微卫星标记对大口黑鲈北方亚种、佛罗里达亚种及其正反交子代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 以期为大口黑鲈的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
蔡磊;白俊杰
作者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