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中国水产科学 > 长江水系3个湖泊中华绒蟹形态及元素“指纹”特征

长江水系3个湖泊中华绒蟹形态及元素“指纹”特征

中国水产科学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以江苏省长江水系3个不同湖泊(太湖、石臼湖和固城湖)产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群体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形态学和元素"指纹"特征的比较研究。基于16个组形态数据的框架测量及相应的逐步判别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太湖、石臼湖和固城湖产中华绒螯蟹3群体之间在形态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判别准确率分别为70%、90%和80%,但其差异程度尚未达到能够有效区分3个群体的水平。统一使用中华绒螯蟹第三步足作为标准试样,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测定了其中21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特征,其中Cr、Co、As、Se、Cd、Pb、Tl、Ag、Mo、Ni未检出。与形态判别结果不同的是,3湖泊产中华绒螯蟹第三步足元素含量和分布的总体差异极为显著,太湖、石臼湖和固城湖产中华绒螯蟹的判别准确率分别高达100%、80%和100%。这表明本研究所尝试的中华绒螯蟹第三步足元素"指纹"分析判别方法具有有效区别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的潜力。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形态; 元素“指纹”; 原产地; 判别分析;
【基金】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yhyzx07-045);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1JBFA14)
引言:

【引言】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俗称河蟹、大闸蟹, 属于甲壳动物十足目(Decapoda)、方蟹科(Grapsidae)、绒螯蟹属(Eriocheir)。自20 世纪70年代末突破人工育苗技术难关以来, 中华绒螯蟹增养殖进入了快速发展期。2009 年全国中华绒螯蟹养殖面积达66.7 万hm2, 产量53 万t, 产值280亿元, 已成为淡水渔业单品种产值最大的产业。然而,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 将非原产河蟹假冒原产地名优蟹销售的现象多有发生。这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也破坏了中华绒螯蟹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 加强相关的基础研究并探索建立一种能够准确判别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
杨文斌;苏彦平;刘洪波;杨健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环境与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