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中国水产科学 > 荣成俚岛人工鱼礁区大型底栖藻类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荣成俚岛人工鱼礁区大型底栖藻类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中国水产科学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2009年8月2010年8月间,每隔2个月对荣成俚岛人工鱼礁区投放3年后的2种人工鱼礁及自然礁石上附着的大型藻类进行潜水采样调查,分析藻类群落演替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采集到附着藻类共3门13种,其中红藻门(Rhodophyta)藻类的种类数最多(6种),褐藻门(Phaeophyta)藻类的平均生物量最大(92.724 g/m2)。人工鱼礁上附着的藻类群落渐趋成熟;夏秋季藻类种类数和生物量均高于春冬季。聚类分析和去趋势对应分析(DCA)表明,石块礁和自然礁石上藻类群落结构相似度(83.1%)较高,其生物量及群落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混凝土礁体。主成分分析(PCA)和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水温是影响藻类群落变化的最主要因子,对藻类群落变化的解释量达到47.6%。影响自然礁石上藻类群落变化的次要因子为N、P营养盐,而影响石块礁和混凝土礁体上藻类群落变化的次要因子为pH和溶解氧。
【关键词】 大型底栖藻类群落; 人工鱼礁; 去趋势对应分析; 主成分分析; 冗余分析;
引言:

【引言】大型底栖藻类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 是浅海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由于人类用海活动日益加剧、沿海工农业污染加重,海藻的生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海藻场日趋退化。20 世纪80 年代以前, 青岛前海大黑拦海区3~6 m水深范围内, 以石花菜为优势种群的海藻资源量十分丰富, 平均生物量可达1~2 kg/m2。到80 年代后期, 由于填海造地等人为破坏, 石花菜种群濒临绝迹。美国加州沿岸的天然藻场资源一度十分丰富, 1910 年起海藻被大规模开采用于生产钾肥和褐藻胶, 致使藻场迅速衰退, 目前只能从墨西哥移植巨藻来恢复沿岸藻场。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藻场退化, 许多国家都开展了受损海藻场的修复行动。

作者:
张磊;张秀梅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