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草地学报 > 玛曲县草畜平衡优化方案与管理决策初探

玛曲县草畜平衡优化方案与管理决策初探

草地学报
Acta Agrestia Sinica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利用玛曲县2001-2009年的草地畜牧业动态监测资料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通过MATLAB 7.9软件的多目标规划方法,以维持草畜平衡、优化畜群结构和保护草地生态环境为总目标,综合考虑畜群结构优化、牧业生产、生态保护3个方面的约束条件,研究了规划期(2010-2012年)玛曲县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优化方案及管理对策,对比分析了2套不同收入水平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减少家畜数量,加大周转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根本途径,其具体措施包括调整牲畜数量和优化畜群结构。优化方案表明玛曲县若减少149.18×104 SU后,能实现草畜平衡;提高出栏率,增强畜牧业生产效益,从优化方案中发现出栏率保持在31%以上能够使牧民收益最大化;增加补饲,全县每年至少补饲精饲料4万kg;拓宽经济收益渠道,发展旅游等其他产业,将增强该县经济弹性。
【关键词】 玛曲县; 草畜平衡; 多目标优化; 管理决策;
【基金】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70808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213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C53B0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专项(2007AA10Z232)资助
引言:

【引言】甘南牧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水源涵养区和黄河上游水源补给区,亦是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草地畜牧业的迅速发展,人口及家畜数量不断增加,草畜供求矛盾加剧,时空利用格局出现失衡,天然草地90%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根据1985年的草地调查资料,天然草地理论载畜量为620 万羊单位,而2005年的实际载畜量为910万羊单位,超载率达47%。过牧导致草地严重退化,生产力下降,水源涵养功能减弱,牧草生产与家畜生产耦合过程中的结构被破坏,直接影响生态安全与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分析影响放牧系统的因素,制定合理的调控措施,对实现牧草供给、家畜生产及与经济发展达到有效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张旭;冯琦胜;梁天刚
作者单位: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