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草地学报 > NaCl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NaCl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草地学报
Acta Agrestia Sinica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以紫花苜蓿品种金皇后(Medicago sativa L.‘Golden Empress’)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NaCl(0,40,80,120和160mmol.L-1)对其幼苗进行胁迫处理,分别对叶片和根部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Vc)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指标进行测定,旨在揭示紫花苜蓿幼苗地上、地下部分对盐胁迫的反应及抗氧化防御机制,为苜蓿耐盐性评价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NaCl盐浓度增加,苜蓿根中O2.-和Vc先增加后减少,MDA含量和POD活性增加,SOD,CAT和T-AOC活性减少;苜蓿叶片中O2.-先增加后减少,MDA,Vc含量和SOD活性增加,POD,CAT和T-AOC活性减少。综合表明,相对于地上部分来说,盐对苜蓿幼苗根系的伤害更大。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盐胁迫; 抗氧化作用; 调节机制;
引言:

【引言】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量高,且富含蛋白质,是“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畜牧业特别是奶业发展的重要饲料蛋白来源。优质牧草品种的抗逆性是决定一个品种在某个地方能否成功生存和发挥优势生产潜力的重要评价指标,一般包括品种的抗旱、抗寒、耐盐碱、抗病虫害等能力。王榕楷等认为,植物的耐盐性随个体的发育阶段而变化,在萌发及幼苗期耐盐性最差,其次是生殖期,而其他发育阶段对盐胁迫相对不敏感。可见,研究盐胁迫对紫花苜蓿萌发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其幼苗期的抗盐性,为建植优良的人工草地提供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
龙明秀;许岳飞;何学青;廖允成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