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草地学报 > 苜蓿种质资源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

苜蓿种质资源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

草地学报
Acta Agrestia Sinica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来自国内外的30份苜蓿(Medicago L.)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为其遗传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0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12条带,其中59条带是多态性谱带,多态性比率平均值为74.5%,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1.2条带。用POPEGENE 32软件分析多态性指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3727和1.4280,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利用扩增结果进行遗传距离分析,构建了分子树状图,可以把30份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第1类包括准格尔、敖汉、肇东等19份种质材料;金达苜蓿单独划分为1类;第3类包括和平、德宝等10份种质材料。
【关键词】 苜蓿; 种质资源; ISSR;
引言:

【引言】苜蓿(Medicago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科牧草,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能生长在多种类型的气候、土壤环境下,其茎叶中富含蛋白质、矿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苜蓿遗传资源是苜蓿育种和遗传改良的基础。分子标记是以DNA 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记,已经成为苜蓿遗传育种研究和种质资源评价的有力工具。1995年傅骏骅通过17个引物的扩增谱带来识别不同的苜蓿品种,魏臻武于2004年利用分子标记检测苜蓿品种(系)的DNA 分子标记多态性,构建苜蓿品种的DNA 指纹图谱,筛选出36 个RAPD引物,8个SSR 引物和12个ISSR 随机引物。

作者:
李红;李波;赵洪波;杨蔚然;杨曌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 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