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社会科学研究杂志 > 公民的规则意识与法治秩序的构建

公民的规则意识与法治秩序的构建

社会科学研究杂志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关于公民意识概念的描述中,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没有把公民的规则意识作为公民意识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强调。公民规则意识是公民意识中最基本或核心的要素,是法治秩序建构的客观要求和前提条件。我国公民规则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是缺乏诚信意识、正当程序意识、合法权利保护意识、积极守法精神和权利滥用。公民规则意识的培养应着重体现在:权利意识、权利行使的正当性意识(正当程序意识)、权利的节制意识(控制权利的"超前消费")、自觉守法意识、社会公德意识。
【关键词】 公民意识; 公民规则意识; 理性规则秩序; 法治秩序;
引言:

【前言】公民社会(市民社会) ¹ 理论是当代世界一股重要的社会思潮, 而且近年来也日益受到国内学界的重视。在当前中国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公民社会被认为是法治社会的基础, 因此, 对公民社会理论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公民文化、公民意识等问题的研究, 也成为我国法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具有共识性的观点是, 法治社会的建立, 离不开公民社会的培育、公民文化的弘扬和公民意识的塑造。而在此过程中, 塑造与法治社会相匹配的公民意识则是关键。公民意识的内涵非常丰富, 其表现是多角度和多层次的。但笔者认为, 公民的规则意识(或程序规则意识) 应是公民意识中最基本的层面, 或者说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涵。塑造公民意识, 首要的是要确立公民的规则意识, 这是建立法治秩序的基础。

作者:
蒋传光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