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计算机应用研究 > 基于ASP的CSP模型验证性质反例生成技术研究

基于ASP的CSP模型验证性质反例生成技术研究

计算机应用研究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omputers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为了解决当前通信顺序进程(CSP)模型检测不支持在验证工具的一次运行中验证多个性质的问题,建立了基于ASP的CSP并发模型验证框架。主要研究在该框架下当待验证的系统性质不满足时生成相应性质反例的技术。把ASP程序调试中的ASP程序支撑原因分析技术应用于该问题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反例生成算法,实例表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 通信顺序进程; 回答集编程; 支撑原因;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262008,61063002);广西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GXNSFA018166,2011GXNSFA018164);广西可信软件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kx201113)
引言:

【引言】通信顺序进程( CSP) 是一种具有严格数学理论支撑的描述并发进程之间相互作用模式的进程代数语言,已经在网络协议建模、并发系统验证、特别是计算机安全和硬件设计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CSP 并发进程的验证通常采用模型检测技术。牛津大学计算机计算实验室开发了CSP 进程模型检测工具FDR。FDR 验证系统是否满足某性质的基本思想是: 利用状态机判断是否存在一个符合该性质的精化迁移系统。Garavel等人注意到CSP 进程模型检测中高级语言模型和低层实现模型设计目标的差异性,以及由此造成的直接把高级语言模型转换为低层模型的困难性和复杂性,提出在高级语言与实现模型之间增加必要过渡的中介模型。目前,并发系统模型检测技术还存在以下问题,即主流的并发系统模型检测算法( 如基于Kripke 结构和Petri 网的模型检测) 不支持在验证工具的一次运行中验证多个性质,该特点直接限制了系统性质验证效率的提高: a) 多次运行验证工具会造成大量的上下文切换的开销; b) 由于即使待验证的性质式存在相同的子公式,也必须分开多次处理,从而造成多次处理同一子公式产生的重复计算开销。以上问题在现有的主流模型检测框架( 如基于自动机的模型检测、基于图搜索和不动点计算的模型检测) 内很难克服。

作者:
王雪松;赵岭忠;张超
作者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可信软件重点实验室;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