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材料工程 > 不锈钢载波氧化膜/聚噻吩复合膜的制备及耐蚀性能研究

不锈钢载波氧化膜/聚噻吩复合膜的制备及耐蚀性能研究

材料工程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与原子力显微镜表征了304不锈钢载波氧化膜/聚噻吩复合膜,通过电化学测试技术考察了复合膜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载波钝化后在304不锈钢氧化膜上电沉积聚噻吩(PTH)膜,制备了304SS/氧化膜/PTH的复合膜,膜层致密。复合膜中的PTH层的分子结构按α-α′规则连接,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可逆性。复合膜的电导率在5~10S/cm的范围内。304SS/PTH和304SS/AV800/PTH,304SS/AV1020/PTH复合膜的界面结合强度分别为0.81,4.98MPa和5.10MPa。在1M H2SO4溶液中耐蚀性能测试结果,两种复合膜的腐蚀电位正移0.80V,使304不锈钢基体保持在钝化状态,抑制了304不锈钢基体的阳极活性溶解,提高了耐蚀性能。比较而言,由于304SS/AV1020表面多孔性与PTH膜形成多孔氧化物的嵌合层,使得304SS/AV1020/PTH复合膜的电化学、电学及界面结合强度均优于304SS/AV800/PTH复合膜。
【关键词】 304不锈钢; 电化学合成; 聚噻吩; 复合膜; 耐蚀性能;
引言:

【引言】电化学合成的聚噻吩膜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在催化、电化学传感器、材料保护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多数情况下,聚噻吩膜是在贵金属上合成,而在不锈钢、铝、钛等氧化性金属上合成聚噻吩膜既可以节约成本,又能扩展导电高分子膜的应用范围。然而,与在惰性电极上生成的聚噻吩膜相比,在氧化性金属上形成的膜多疏松且与基体结合力差。这是由于氧化性金属产生阳极溶解活性,且阳极溶解电位低于聚噻吩单体的氧化电位。因此,在电氧化聚合过程中,阳极金属的不稳定性阻滞导电高分子膜在电极上的成核过程,导致氧化形成的高分子膜疏松,与基体结合力欠佳。为解决这一问题,对金属基体进行表面改性是改善高分子膜与基体结合力的一个途径。Ren等[3]将430铁素体不锈钢经磷酸钝化,形成微孔表面后,电沉积聚3-甲基噻吩(PMeT)膜,使不锈钢基体上成功包覆一层结合力良好的PMeT膜,并发现未经钝化的金属表面无法沉积PMeT膜。对不锈钢可采用多种表面改性方法获得多孔表面,其中,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不锈钢低频载波氧化法[4,5]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可通过调节载波条件控制氧化膜的结构、半导体性能及厚度,克服了传统方法使用铬酸盐的缺点,可称之为绿色工艺。

作者:
梁成浩;陈婉;黄乃宝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