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石油勘探与开发 > 超高密度水泥浆研制

超高密度水泥浆研制

石油勘探与开发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为了解决贵州赤水地区官渡构造钻探中超高压气层或盐水层固井的技术难题,通过加重材料优选和颗粒设计研制超高密度水泥浆,并将其用于官深1井尾管固井。针对超高密度水泥浆配制需求,选择颗粒呈球形的加重剂MicroMAX并优选了加重剂组合(还原铁粉、铁矿粉、MicroMAX);基于紧密堆积理论设计了水泥颗粒粒度分布,实际粒度分布接近紧密堆积的理想状态。设计了密度为2.70~3.00 g/cm3的超高密度水泥浆,其基本性能、流动性和稳定性良好。在地面模拟混配试验中,采用常规一次固井流程配制了平均密度为2.71 g/cm3的水泥浆。在官深1井的尾管固井中,采用设计密度为2.80 g/cm3的水泥浆成功封隔超高压盐水层:水泥浆入井平均密度为2.78 g/cm3,最高密度为2.82g/cm3,声幅测井显示固井质量合格,后续作业钻井液密度由2.77 g/cm3降至2.00 g/cm3,井内稳定。
【关键词】 超高密度; 水泥浆; 加重剂; 颗粒设计; 模拟混配试验; 现场应用;
引言:

【引言】贵州赤水地区官渡构造石炭系茅口组含气层位一直备受关注,但多次钻探都未能钻达目的层,主要技术瓶颈在于缺乏超高密度固井水泥浆,不能克服嘉陵江组的超高压气层或盐水层(地层压力系数达2.7 以上),导致压稳极为困难。20 世纪90 年代,在该构造的官3 井钻进至3 808 m 时遇高压气层,采用密度2.87~2.92 g/cm3 的超重钻井液压井成功,但无法进行常规固井完井作业,因此只能封井。2005 年,官7井钻进时遇到超高压盐水层,由于固井时缺乏超高密度水泥浆,不得不封井。为了研制超高密度水泥浆,研究人员从水泥浆设计、施工设备改进等方面开展了多次尝试。例如,为了实现密度2.65 g/cm3 超高密度水泥浆的现场配制,新疆油田专门研制了喷射式二次加重配浆罐,在霍10 井和安4 井分别达到了2.61 g/cm3 和2.62 g/cm3 的水泥浆入井密度,但该方法不适用于压力较高的地层。本文通过加重材料优选和颗粒设计研制超高密度水泥浆,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通过地面模拟混配试验对设计的水泥浆的实用性进行检测,并将其应用于官渡构造官深1 井的固井作业。

作者:
周仕明;李根生;王其春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