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环境科学 > 北京城市典型下垫面降雨径流污染初始冲刷效应分析

北京城市典型下垫面降雨径流污染初始冲刷效应分析

环境科学
Environmental Science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城市硬化地表的迅速增加使得降雨径流量增加,屋面和路面等下垫面上污染物的大量累积并随径流进入城市排水系统,对城市水环境造成威胁.为了解径流污染过程和给径流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于2004~2006年选取典型屋面和路面对径流污染过程进行了监测和分析,计算了两种径流的次降雨平均浓度(EMC)水平,发现两类径流的COD和TN污染较为严重;屋面径流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分别超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V类)3.64和4.80倍;路面径流的COD、TN分别超标3.73和1.07倍.利用M(V)曲线,判断径流量同径流污染负荷的关系,发现屋面径流污染物总悬浮颗粒物(TSS)、COD、TN和总磷(TP)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初始冲刷现象;路面初始冲刷现象主要表现为TSS和TP,总体上初始冲刷效应不明显.汇水面性质、降雨强度、污染物累积状况等都是影响屋面和路面径流污染物排放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城市下垫面; 地表径流; 屋面; 路面; 初始冲刷效应;
引言:

【引言】非点源污染是指溶解的或固体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引起的水体污染.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不透水面所占比例持续增加,导致城市非点源污染问题日益严峻,这已成为制约城市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污染物到地表水体的转移过程经过污染物在干期的累积、降雨的冲刷以及污染向水体的输送这3 个阶段,针对暴雨冲刷阶段,研究城市暴雨径流污染过程的变化规律,分析主要下垫面的径流污染的冲刷特征,了解污染物随径流量的变化对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物的控制和雨水资源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任玉芬;王效科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