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环境科学 > 北京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效调查及其长效管理机制研究

北京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效调查及其长效管理机制研究

环境科学
Environmental Science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对北京市600个分类示范试点社区进行垃圾分类收集现状调查,并基于调查数据分析得出,目前试点社区分类正确率和投放正确率均不高,知晓率是影响分类正确率和投放正确率的重要因素,知晓率根据知晓深度分成两个等级,分别为75.6%和15.5%,而社区大多数居民约60.1%垃圾分类知晓程度保持在一个初级水平,24.4%居民不知道垃圾分类,分类正确率和投放正确率较低,分别为4.5%和31.2%,宣传、教育的力度和深度不够,也未形成有效监管机制.居民对社区垃圾分类建议得出,认为应该加强分类知识宣传的居民最多,占36.84%;其次认为加强垃圾分类正确投放监督的比例也达到35.39%.总体认为软实力建设应提高的居民占90%以上.因此,提出持续采用多种媒介提高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和深度,并结合多种培养方式引导居民参与操作实践.此外,构建软硬结合的垃圾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完善操作强的监管机制,长期持续对居民进行督促,并将垃圾分类作为社区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整体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关键词】 垃圾分类; 社区; 减量化; 对策; 北京;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13B04)
引言:

【引言】城市垃圾产量逐年上升,“垃圾围城”成为各大城市迫在眉睫的问题,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伴随着二次污染风险.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垃圾量增加是必然,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都经历过,单一填埋和焚烧永远跟不上垃圾增长的速度,减量化才是首要任务,也是缓解垃圾围城、解决末端处置土地紧缺难题的根本. 垃圾减量化作为垃圾管理的优先级别得到全球广泛共识,美国环境保护署对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的各类技术作了优先级划分,其次序依此是减量控制、资源回收、焚烧和填埋. 德国采用垃圾管理等级制度,首先进行减量控制和分类回收利用,最后才到后端处理依次为堆肥( 生化) 、焚烧、卫生填埋. 瑞典垃圾管理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循环使用,最小限度地填埋,分4、5 个层次: 首先考虑预防,其次分类回收再利用,再次生物技术处理,之后是焚烧处理,最后填埋.

作者:
邓俊;徐琬莹;周传斌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