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环境科学 > 碱改性活性炭表面特征及其吸附甲烷的研究

碱改性活性炭表面特征及其吸附甲烷的研究

环境科学
Environmental Science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采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对椰壳活性炭进行表面改性.BET和SEM分析改性前后活性炭的表面结构,Boehm滴定和SEM/EDS方法测定活性炭表面元素及含氧基团.研究改性活性炭对甲烷的吸附性能和吸附行为.结果表明,经氢氧化钠改性处理后,活性炭孔径变化不明显,表面含氧基团显著减少;当氢氧化钠的浓度>3.3 mol·L-1时,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大于未处理的活性炭,并且随碱的浓度增加而增大.与改性前的活性炭相比,甲烷在碱改性活性炭上的吸附量提高了24%.增加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减少表面的含氧基团有利于甲烷的吸附.甲烷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式,吸附常数为163.7 m3·mg-1.
【关键词】 活性炭; 甲烷; 表面改性; 吸附性能; 表面特性;
引言:

【引言】在污水厌氧处理、污泥浓缩与消化、以及垃圾处置过程中,有大量的恶臭物质和挥发性有机物产生,其组分主要是硫化氢、氨、甲烷、硫醇、挥发性有机酸等. 目前生物法主要是去除恶臭气体中的氨、硫化氢和挥发性有机酸等污染物质,对甲烷的去除效果甚微. 恶臭气体中的甲烷浓度通常不高,作为能源回收利用在经济上不合算,但若直接排放则有重大的安全隐患,因为甲烷浓度在5% ~15%之间极易发生爆炸. 并且,甲烷属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6 倍. 因此,探索有效去除甲烷的方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吸附净化是常用的处理方法. 活性炭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表面有多孔结构和各种活性基团,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易于再生的特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由其表面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决定,采用活化技术对活性炭表面的孔隙结构和官能团进行改性,可有效提高其吸附性能,其中,酸碱改性处理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作者:
张梦竹;李琳;刘俊新;孙永军;李国滨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室;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