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冰川冻土 > 2000-2010年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动态及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驱动影响的辨识

2000-2010年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动态及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驱动影响的辨识

冰川冻土
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以2000—2010年近10a来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过程为研究对象,在利用MODIS数据对沙漠化动态进行监测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沙漠化逆转和发展地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NPP变化趋势,定量评估近10a来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动态及其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尽管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面积没有明显变化,但是沙漠化程度呈现整体逆转的态势,其中逆转的沙漠化土地面积达47 057km2(占鄂尔多斯地区土地总面积的54.2%),比发展的沙漠化土地面积高出近3倍.气候变化是近10a来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逆转的主导因素,主要归因于2006年来降雨量的增加以及近10a来春季风速的减小,围封禁牧、退耕还林(草)等政策的实施及其与有利气候条件的耦合进一步加快了区域沙漠化的逆转.人类活动是导致近10a来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归因于部分地区生态保护政策的落实不力以及区域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破坏,完全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沙漠化发展主要分布鄂尔多斯的北部地区.
【关键词】 鄂尔多斯; 沙漠化;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定量评价;
引言:

【引言】鄂尔多斯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干旱的气候条件以及长期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如过度放牧、樵采等使得该地区的土地沙漠化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由于鄂尔多斯地区在生态-地理上也处于一个典型的过渡带,如在气候方面表现为自西北向东南呈现出干旱、半干旱区到湿润区的过渡,在地质地貌方面处于戈壁、沙漠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在人类活动方面表现为畜牧业向农业的过渡.复杂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特征使得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动态及其驱动力作用过程具有典型的空间异质性.特别是近10a来随着围封禁牧、退耕还林(草)等沙漠化防治政策的实施以及该地区城市化进程和矿山开采的不断加快,对这一时间尺度下鄂尔多斯地区的沙漠化动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更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作者:
罗君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