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在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城市建设用地无序蔓延、能源和水资源消费激增、环境持续恶化、交通拥挤等一系列问题.Dantzig等在1973年提出了“紧凑城市”的概念,主张城市高密度、高强度开发、土地功能混合利用和鼓励公交出行,从而降低交通和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减缓城市快速扩张对周边农业生态用地的蚕食,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1990年欧共体委员会将紧凑城市视为“一种解决居住和环境问题的途径”.自此,紧凑城市的发展理念成为西方学界的广泛共识.中国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化过程,截至2010年,中国城镇人口已经达到6.3亿,人口城市化率47.5%,但与之相伴的房价问题、农民工问题、环境问题、交通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日益凸显.因此,紧凑城市的发展理念近年来逐渐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相关研究报道频繁出现在文献之中.但已有研究大多聚焦于单个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形态上,缺乏全国范围内的城市空间格局综合研究.地级及以上城市是中国最重要的区域经济单元,代表了中国城市的发展状况.本文建立了城市紧凑度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紧凑度进行评估,并采用ESDA空间分析方法,探索城市紧凑度的空间格局,为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策略、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借鉴.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