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岩石学报 >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创建及应用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创建及应用

岩石学报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本文阐明了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重要性,将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发展史划分为1970年以前的预备期,1971~1990年的孕育期,1991~2000年的诞生期,2001~2010年的成长期和2011年以后的成熟期;指出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核心内容是4个不同尺度(全球构造、造山带、地体、矿床)的碰撞造山流体成矿模式(CMF模式)和4种类型成矿系统的特征及其与其它环境同类成矿系统的对比;介绍了运用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指导找矿预测的成功范例。事实证明,中国学者发挥中国碰撞造山带丰富的自然优势,为发展大陆碰撞成矿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碰撞造山流体成矿模式; 热液矿床; 浅成作用; 找矿勘查;
引言:

【引言】我国大陆碰撞造山带丰富、典型、宏伟和复杂,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是我国地质矿产勘查的重大需求。大陆碰撞是四种类型的板块边界之一,包括了板块演化Wilson 旋回六个阶段中的最后两个,但《板块构造》、《矿床学》和《区域成矿学》等教材长期缺乏对大陆碰撞成矿作用的阐述,是学科发展之不足( Chen et al. ,2000) 。因此,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是学科发展的必需。

作者:
陈衍景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