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岩石学报 > 湖北竹山县银洞沟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湖北竹山县银洞沟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岩石学报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银洞沟大型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南秦岭造山带,矿体主要受东西向的银洞岩背斜控制,呈脉状产于武当山群变火山岩。热液成矿作用包含4个阶段:(Ⅰ)细粒石英-闪锌矿-方铅矿阶段;(Ⅱ)细粒石英-银金矿化阶段;(Ⅲ)粗粒石英阶段,含少量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Ⅳ)块状铁白云石-石英阶段。银洞沟矿床流体包裹体可分为3类:NaCl-H2O型(W型)、CO2-H2O-NaCl型(C型)和CO2-CH4型(PC型)。Ⅰ阶段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以W和C型为主,含少量PC型,相比Ⅰ阶段,Ⅱ阶段的C型包裹体更多,而Ⅲ阶段仅发育W型包裹体。显微测温表明,Ⅰ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308~436℃,盐度为5.1%~10.2%NaCleqv;Ⅱ阶段均一温度为220~375℃,盐度为2.0%~10.7%NaCleqv;Ⅲ阶段均一温度为122~272℃,盐度为0.4%~7.2%NaCleqv。根据C型包裹体估算前两个阶段压力分别为330~463MPa和180~363MPa,相应成矿深度分别为12.5~17.5km和6.8~13.8km。从Ⅰ到Ⅲ阶段,δ18OW、δD平均值分别由8.4‰和-72‰,变化至0.9‰和-67‰,指示初始成矿流体来自变质热液,晚阶段混入了大气降水。流体包裹体与氢氧同位素数据表明,银洞沟矿床成矿流体为中温、低盐度、富CO2的变质热液,属于造山型矿床,流体的混合可能是金属沉淀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 银洞沟银金矿; 流体包裹体; 氢-氧同位素; 造山型矿床; 秦岭造山带;
引言:

【引言】包括秦岭在内的中央造山带完整记录了大陆裂解-洋盆产生、大洋消减-大陆增生、大陆碰撞、大陆内部构造演化等过程( 陈衍景和富士谷,1992; Zhang et al. ,1996; 陈衍景,2010) 。根据现代造山-成矿理论( Groves et al. ,1998;Goldfarb et al. ,2001,2005; Pirajno,2009; 陈衍景,2013) ,中央造山带可发育增生造山和碰撞造山两种构造体制的多种类型的成矿系统( 陈衍景等,2009) ,包括斑岩型、矽卡岩型、爆破角砾岩型等岩浆热液铜-金-钼等金属矿床( Chen etal. ,2000,2007,2009; 李诺等,2007; Zhu et al. ,2011;Deng et al. ,2012a,b; Li et al. ,2012a,b,c) ,造山型或变质热液型金矿( Mao et al. ,2002; Zhou et al. ,2002; Fan etal. ,2003; Chen et al. ,2005,2008) 和铜、银、钼、铅锌等金属矿床( Chen et al. ,2004; 张静等,2004,2008; 陈衍景,2006; 祁进平等,2007; 邓小华等,2008; 姚军明等,2008;Ni et al. ,2012; Zhang et al. ,2011) ,以及卡林型金矿、MVT型铅锌矿床等浅成热液矿床( 陈衍景等,2009; 张颖等,2010) 。目前,秦岭造山带的造山型金矿( 王海华等,2001;Li et al. ,2002; Mao et al. ,2002; Chen et al. ,2008; 周振菊等,2011a,b) 与造山型银多金属矿床( Chen et al. ,2004; 张静等,2004,2008) 被报道,而后者主要集中在小秦岭和熊耳山地区,对于南秦岭造山型银多金属矿床的研究仍属空白。显然,在南秦岭地区寻找和识别典型的造山型银、铜、钼和铅锌等矿床不但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而且对于指导找矿和增加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岳素伟;翟淯阳;邓小华;余吉庭;杨林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湖北银矿;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