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岩石学报 > 豫西银家沟杂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

豫西银家沟杂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

岩石学报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银家沟杂岩体位于河南省灵宝市,主要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斑岩、钾长花岗斑岩和石英闪长斑岩,并有少量呈脉状产出的花岗闪长斑岩及闪长玢岩。该杂岩体是银家沟硫铁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母岩。杂岩体的元素地球化学和锆石SHRIMP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银家沟杂岩体二长花岗斑岩、钾长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的侵位年龄分别为147.5±2.1Ma、147.8±1.6Ma和142.0±2.0Ma,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产物。二长花岗斑岩和钾长花岗斑岩具有高的SiO2(65.17%~73.94%)和Al2O3含量(13.53%~15.96%)、非常高的K2O含量(5.03%~9.89%,多数大于6.0%),但具有低的Na2O(0.24%~1.86%,多数小于1.0%)、Fe2O3(0.82%~3.71%)、FeO(0.02%~1.62%)、MgO(0.23%~1.47%,多数小于1.0%)和CaO含量(0.08%~1.98%,多数小于0.4%),铝指数(ASI)为1.18~2.04,全部大于1.1,应为热液蚀变引起。杂岩体的稀土元素总量介于71.38×10-6~276.4×10-6,具有中等-微弱的Eu负异常(δEu介于0.57~0.88),稀土元素分馏强烈,其(La/Yb)N介于6.93~30.1之间,为轻稀土富集型。岩石具有低Sr(104×10-6~461×10-6,多数<300×10-6)和Yb含量(0.90×10-6~2.10×10-6,绝大多数<1.9×10-6)。在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微量元素蜘蛛网图中,银家沟杂岩体富集Rb、Ba、Th、U、K、La、Ce、Nd、Hf、Zr等,强烈亏损Sr、P、Ti等,具有中等Nb、Ta亏损。主量、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岩石具后碰撞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属后碰撞花岗岩。杂岩体的锶初始比值(ISr)为0.7069~0.7091,多数<0.7085,εNd(t)值为-14.99~-10.57,亏损地幔单阶段Nd模式年龄为1.41~1.76Ga,两阶段Nd模式年龄为1.51~1.81Ga;钾长石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7.376~17.628、15.455~15.502和37.867~38.090,Nd、Sr和Pb同位素组成指示银家沟杂岩体最可能源自宽坪群、二郎坪群和太华群的混合物。银家沟杂岩体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的EW向构造体制向NNE向构造体制转换环境,构造体制转换使东秦岭地区处于减压环境,下地壳大规模部分熔融,导致银家沟杂岩体形成。
【关键词】 锆石SHRIMP U-Pb年龄; 元素地球化学; Sr-Nd-Pb同位素; 岩石成因; 银家沟杂岩体; 东秦岭钼矿带;
引言:

【引言】东秦岭钼矿带北以三宝断裂为界,南至商丹断裂,西起陕西省洛南县的金堆城矿床,东至河南省镇平县的秋树湾矿床。目前已发现金堆城、南泥湖、三道庄、上房沟、夜长坪、鱼池岭、东沟7 个超大型钼( 钨) 矿床和黄龙铺、石家湾、雷门沟3 个大型钼矿床以及秋树湾等10 余个中型铜钼矿床( 图1) ,钼金属储量已达5 × 106 吨以上,超过美国西部的Climax-Henderson 斑岩钼矿带,成为世界第一大钼矿带( 李诺等,2007; Mao et al. ,2008,2011)

作者:
李铁刚;武广;陈毓川;李宗彦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