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岩石学报 > 南秦岭东河群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板块构造意义

南秦岭东河群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板块构造意义

岩石学报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南秦岭微陆块是秦岭造山带的重要构造单元,其早白垩世沉积物是研究物源区及南秦岭微陆块构造演化的理想对象。南秦岭微陆块南缘观音坝盆地早白垩世砂砾岩中的碎屑锆石LA-ICP-MSU-Pb年龄给出了5个年龄峰,范围分别是2600~2300Ma、2050~1800Ma、1200~750Ma、650~400Ma和350~200Ma,对应于Kenor、Columbia、Rodinia、Gondwana和Pangaea等5次超大陆事件。碎屑锆石源区复杂,但主要源自华北克拉通和北秦岭增生带,表明晚古生代南秦岭微陆块是秦岭-华北联合大陆板块的一部分,而非独立的微陆块。最年轻的锆石年龄峰给出了勉略洋向秦岭-华北大陆俯冲的时限,即350~200Ma;扬子与秦岭-华北联合大陆板块的碰撞造山作用始于三叠纪-侏罗纪之交,强烈的挤压造山作用发生在侏罗纪,而非三叠纪或更早。
【关键词】 碎屑锆石; U-Pb年龄; 早白垩世; 南秦岭微陆块; 构造演化;
引言:

【引言】造山带作为盆地沉积物的物源区,其形成和演化控制着盆地的成因、物质组成和充填序列,通过研究沉积记录可以了解物源区的构造属性和物质组成( Dickinson and Suczek,1979; 陈衍景,1996; 李任伟等,2005) 。盆地碎屑沉积物中碎屑锆石的U-Pb 年龄组成可帮助约束物源区的性质和演化,了解盆地和造山带的构造背景( Machao and Gauthier,1996; Ireland et al. ,1998) 。锆石Lu-Hf 同位素体系较为稳定( Kinny and Maas,2003) ,既可提供沉积物源区岩浆岩的形成年龄,还可提供岩浆岩的源岩形成信息( Stevenson andPatchett,1990) 。因此,单颗粒碎屑锆石U-Pb 年龄和Hf 同位素的联合应用,是探索沉积盆地及其物源区地壳性质和构造演化的有力工具( Griffin et al. ,2004; Condie et al. ,2005) 。

作者:
毛世东;陈衍景;周振菊;鲁颖淮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十二支队;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作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