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岩石学报 > 新疆东天山白山钼矿深部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新疆东天山白山钼矿深部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岩石学报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白山钼矿深部钻探表明矿体下部存在着矿化花岗斑岩体,所获岩芯显示其岩性主要为似斑状钾长花岗岩、黑云母斜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该岩体具有高Al、Na和Sr,低Mg、Y和Yb,以及高Sr/Y和La/Yb比值等特点,类似于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暗示来源于较深的含石榴子石的源区;岩石形成时代和地球化学构造判别图解表明,岩体形成于造山后的构造环境。因此,白山钼矿岩体可能为加厚下地壳熔融的产物。白山钼矿床的成矿作用可能与埃达克质岩浆活动有关,其成矿过程得益于高Mo丰度的地壳源区、成岩过程中提供流体和岩浆高氧逸度环境等。
【关键词】 地球化学; 花岗斑岩体; 埃达克质岩; 白山钼矿; 东天山;
引言:

【引言】新疆东天山造山带位于中亚增生型造山带南缘,是全球显生宙陆壳增生与改造最显著的地区,其形成和演化过程经历了多岛海型俯冲增生、陆-陆碰撞和地体拼贴等复杂地质作用( 李锦轶等, 2006; Xiao et al. ,2004,2009) ,发育多种类型成矿系统( 陈衍景, 2000; Chen et al. ,2007,2012) 。特别是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造山带进入大陆碰撞造山和后碰撞构造演化阶段,发育了多种与大陆碰撞及造山过程有关的成岩成矿作用( Chen,1996; 陈衍景等,1995) ,形成多种矿床类型,如康古尔-土屋-赤湖-黄山( 铜、金、钼、镍等) 多金属成矿带( 秦克章等,2002; 王京彬和徐新,2006; 周涛发等,2010) 。对这些矿床成岩和成矿过程的研究,无疑对深入认识该区大陆碰撞造山过程和成矿规律有重要意义。

作者:
朱志敏;熊小林;初凤友;吴云辉
作者单位: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