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岩石学报 > 新疆铁木尔特铅锌铜矿床锆石U-Pb和黑云母40Ar/39Ar年代学及其矿床成因意义

新疆铁木尔特铅锌铜矿床锆石U-Pb和黑云母40Ar/39Ar年代学及其矿床成因意义

岩石学报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新疆铁木尔特铅锌铜矿床位于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克兰盆地内,矿体呈脉状产于康布铁堡组火山岩地层中。为准确厘定其成岩成矿时代,作者分别对矿区赋矿火山岩和含矿石英脉中的云母进行了年龄测定,获得2件火山岩样品的锆石LA-ICP-MSU-Pb年龄分别为396±5Ma和405±5Ma,2件黑云母样品的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240±2Ma和235±2Ma,相应的39Ar/36Ar-40Ar/36A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38±3Ma和233±3Ma,与坪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据此,认为矿区内康布铁堡组火山岩形成于396~405Ma,成矿作用发生于235~240Ma;成岩年龄早于成矿年龄约165Ma。因此,铁木尔特铅锌铜矿为典型的后生矿床,而不可能是同生VMS型矿床。考虑到成矿年龄稍晚于区域大规模变质作用(约250Ma),推测成矿作用与阿尔泰造山带碰撞造山作用有关。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流体包裹体特征,认为铁木尔特铅锌铜矿为典型的陆陆碰撞体制下形成的造山型矿床。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黑云母40Ar/39Ar坪年龄; 铁木尔特铅锌铜矿; 造山型矿床; 阿尔泰造山带;
引言:

【引言】造山型金矿为近年来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学者们共识其基本特征为: 变质地体中受构造控制的脉状后生金矿床,在时间和空间上与造山作用有关( Groves et al. ,1998; Kerrichet al. ,2000; Chen et al. ,2001,2005; 范宏瑞等,2003) 。以比较矿床学为指导( 涂光炽和李朝阳,2006) ,陈衍景( 2006)将造山型金矿的概念进行了拓展,系统总结了造山型矿床的识别标志,包括: 常产于增生型造山带的俯冲增生楔变质地体( Kerrich et al. ,2000) 和碰撞型造山带内部,矿体常呈脉状产于剪切带等断裂构造中; 成矿流体系统以富CO2变质流体为主; 成矿深度变化于5 ~ 20km; 成矿作用发生挤压向伸展转换体制,具有三阶段性; 后生成矿,成矿时间滞后于区域变质作用时间; 等等。

作者:
郑义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