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近年来,在华北板块北缘西拉沐沦河断裂带两侧发现了十几个与晚古生代-中生代酸性岩浆作用有密切时空关系的斑岩型、石英脉型和次火山岩型钼多金属矿床( 图1) ; 且大量的年代学研究揭示区内钼矿成矿主要发生在早印支期( 248 ~ 235Ma,如车户沟斑岩钼铜矿,Zeng et al., 2012) 、中燕山期( 160 ~ 150Ma,如碾子沟石英脉型钼矿,张作伦等,2009) 和晚燕山期( 140 ~ 120Ma,如小东沟斑岩钼矿,覃锋等, 2009) ; 并且认为后两期钼矿可能分别形成于古亚洲洋向古太平洋构造体系转折和陆内岩石圈减薄等伸展过程,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新生的地壳( Zhang et al., 2009; Zeng et al. ,2011a) ,而对早印支期( 即早三叠世) 的钼矿成矿规律总结稍微显得有些不足,目前仅对车户沟钼铜矿床开展了较深入的年代学( Wan et al. ,2009; Liu et al. ,2010; Zeng et al. ,2012) 、地球化学( Wan et al., 2009; Zeng et al., 2012) 以及流体包裹体( 褚少雄等, 2010; Zeng et al., 2011b) 研究。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