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佛教的发源地是古印度,在两汉时期才被引入中国,至此便一直延续下来,在中国的宗教文明以及社会文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两汉时期,佛教刚传入中国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也没有引起统治阶级的足够重视,直到东汉末年,社会的变革使得儒家文化的大一统局面受到了威胁和破坏,各类思想和文化形式开展逐渐的展露头角,佛教才得以发展起来。统治阶级也对这种形象丰富和系统严密的意识形态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发现佛教所传达的关于前世、现世、来世的理论和人生观,能够作为思想统治的有力工具,因此,佛教文化在统治阶级的宣传和推广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至此,佛教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数百年的发展后,佛教文化已经同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的结合起来,并在融合的过程中互相影响,促进了我国文化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佛教对于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也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下文中笔者将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