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江海学刊杂志 > 双向互动与诠释圆环:中国哲学方法论省思

双向互动与诠释圆环:中国哲学方法论省思

江海学刊杂志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Bimonthly)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当代人类文化发展已经超越了建立在一元文化观基础上的简单区分中心与边沿的历史时期 ,而进入到一个多元文化并存 ,集中全世界民族文化之智慧精神以解决“地球村”所共同面对的问题的新时代。中国文化要真正对全球化时代人类的社会及人生产生现实的影响 ,就必须根本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在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僵硬思考模式以及理论和实践之间实际存在的脱节状况 ,并进而在这三个向度达成互诠互释、双向回流的“诠释圆环” ,真正实现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古今中西”思想资源的融会与贯通 更多还原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国哲学; 双向互动; 诠释圆环;
引言:

【引言】在时下的有关讨论中, “ 全球化” 堪称一个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认为, 我们并没有充分的理据把全球化归结为“ 同一化”, 即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向着西方的趋同。仅就人类社会已走过的实际历程看, 我们的确不得不承认, 各民族文化共同体真正意义上的普遍联系确实是在西方文化的主导下出现的。尽管在人类历史的古代时期,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与中国文明都曾经创造过灿烂的辉煌, 但是它们都没有能够由此而将独立发展的各民族文化共同体聚集为一个统一的“ 世界文明”形态。只有西方现代文明的出现, 才使得走向统一的“ 世界文明” 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尽管植根于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之中的西方文化曾经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但在经过了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启蒙运动的巨大变革后, 走出了中世纪的西方文化以其成熟的现代形态体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西方现代文化在处理人与人之关系方面所成就的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社会形态、在处理人与自然之关系方面所成就的现代科学技术乃至于在处理人与超越世界之关系方面所具有的基督教价值系统, 自15 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之后就具有了全球性的影响力乃至示范力,人类社会与文化由此开启了一个从前现代不断走向现代亦即从分散的“ 民族历史”不断走向统一的“ 世界历史”的新时代。这事实上就是走上了今天所谓全球化的历史进程。随着这一进程的不断推进, 人类文化的发展进入了“ 西方文化中心论”时代, 西方文化所成就的现代性被看做是一个完备的价值系统, 非西方文化的发展道路在自觉不自觉中被规约为以丢弃自身的民族传统为前提而按照西方式的现代性形塑“ 现代”形态。

作者:
李翔海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哲学系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