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江海学刊杂志 >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西哲学对话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西哲学对话

江海学刊杂志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Bimonthly)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全球化是当今中国哲学必须面对的现实 ,也是今后发展必须依赖的基础。伴随强势文明的向外输出 ,2 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在中国所形成的超级话语霸权对中国哲学来说几近于一次清洗 ,但这本身就是全球化的必然组成部分 ,未必是一件坏事 ,甚至还构成中国哲学再生的必须条件。西方哲学的理性分析气质、批判创新精神、宗教坚执态度以及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都应该成为重构未来中国哲学的可用资源。后现代主义的诞生为中西哲学之间的有效互动与对话创造了理论契机。全球化时代的哲学对话是一个理论问题 ,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当哲学比较与互动走出认识论而进入存在论的时候 ,中西哲学之间的对话才是现实的 更多还原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哲学对话;
引言:

【引言】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的比较与互动, 最先并不开始于中国人, 也并不开始于西方人对中国“ 船坚炮利” 的逼迫。早在文艺复兴之时, 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就已经进入一批富有远见的西方思想家的视野。在西方现代哲学史上, 如果说伏尔泰、莱布尼兹、沃尔弗都还只是狂热的中国崇拜者而对中国哲学并没有实质性的了解, 康德、赫尔德、黑格尔、梅林对中国的了解也还局限于最基本的国情, 马克思、恩格斯也仅仅在政治学意义上把中国当做一个有别于西方国家的特殊类型来处理的话, 那么, 到了谢林撰写《中国——神话哲学》、马丁.布伯撰写《道教》、卡尔.雅斯贝尔斯撰写《老子》、海德格尔存在论不露声色地接受着老子哲学深刻影响的时候, 西方思想家们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与研究显然已堪称登堂入室了。

作者:
余治平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后工作站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