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目的:为临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Reflux Gastritis,BRG)选择安全、有效和经济的药物。方法:选择经胃镜及病理证实的胆汁反流性胃炎94例[1],随机分为Ⅰ组(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铝碳酸镁片,44例)、Ⅱ组(盐酸伊托必利联合铝碳酸镁片,50例),观察治疗4周前后上腹痛、腹胀、嗳气或胸骨后灼痛、恶心或呕吐等症状以及发作频度、组织学积分的变化,另外胃镜和血液检查在治疗后4周也需要复查。通过计算成本-效果比(C/E)及增量成本-效果比(△C/△E)的值来评价何种治疗方案具有临床选择优越性。结果:Ⅰ、Ⅱ组中总有效率各分别约为89%、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的C/E比为2.41,Ⅱ组的C/E比为3.60,△C/△E来看,Ⅱ组要多获得1个单位效果,需多花费85.97元。敏感度分析结果:Ⅰ组的C/E比为2.17,Ⅱ组的C/E比为3.24,△C/△E来看,Ⅱ组要多获得1个单位效果,需比I组多花费86.05元,也证实了原结果的可靠性。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铝碳酸镁片组对BRG从临床疗效和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优于盐酸伊托必利联合铝碳酸镁片组,临床值得推荐。
【关键词】 马来酸曲美布汀; 铝碳酸镁; 胆汁反流性胃炎; 药物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