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信息系统工程 > 基于免疫蚁群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

基于免疫蚁群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

信息系统工程
China CIO News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针对移动机器人躲避障碍和寻找最优路径问题,提出了在复杂环境下的一种路径规划算法。根据人工免疫算法和蚁群算法各自的性能及优缺点,将人工免疫算法和蚁群算法相结合,提出新的结合方式形成免疫蚁群算法。在应用栅格法建立的机器人环境模型中,应用免疫蚁群算法解决机器人路径规划的问题。免疫蚁群算法首先运用人工免疫算法对空间的可行路径做快速的全局搜索,然后生成初始信息素的分布,最后完善蚁群算法搜索最优解。在LABVIEW仿真环境中,采用免疫蚁群算法对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免疫蚁群算法是一种收敛性和寻优能力都比较好的优化方法。
【关键词】 蚁群算法; 免疫算法; 移动机器人; 路径规划; 栅格算法; LABVIEW;
引言:

【引言】机器人路径规划是指在有障碍物的工作空间中,寻找一条使机器人从指定的起点到终点的最优路径,并且这条路径在运动过程中能绕过障碍物。最优路径以用时最短、长度最短或耗能最少为选择准则[1]。传统的路径规划方法主要有自由空间法、栅格法和人工势场法等等[2]。这些算法的实时性较强,但全局规划能力不足;随着算法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智能算法用于解决路径规划问题,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蚁群算法、免疫算法等等。智能算法的应用通常采用传统方法建立路径规划的环境模型。栅格法是研究机器人路径规划应用的最广泛的方法之一,是对平面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抽象模型,是对机器人工作空间的静态划分。栅格法把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分割成规则而均匀的栅格,每个栅格可为两种状态,表示栅格处是否存在障碍,没有障碍的栅格称为可行栅格,否则称为障碍栅格[3]。在机器人移动的过程中,栅格的尺寸和位置不变,并且栅格的尺寸与机器人的移动步长相同。机器人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记录栅格信息。对于栅格中的任意点的下一步到达的位置有8个,分别为上、下、左、右、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在8个位置中自由栅格为实际的可行栅格,障碍栅格为不可行栅格。

作者:
杨贺娟;马骥;季丽丽
作者单位:
沈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