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学术研究杂志 > 梦与觉:一个典型的存在论论题

梦与觉:一个典型的存在论论题

学术研究杂志
Academic Research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学术界特别是哲学界有一种颇为耐人寻味的现象,就是概念性话语崇拜。近几年大家都说哲学要走向或者回归“生活世界”,却难以读到对人们具体生活样式和性状的解析文章。自称最具“自我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学术界,口头上反对一味地“大叙事”、“大字眼”,实际上却停靠在或者说依傍着“大叙事”、“大字眼”,那么,这种概念化的话语习惯不是说明了某种思维的“钙化” 吗?这又如何能够捕捉到生动而鲜活的生活?又如何使哲学成为前进着的时代精神的表达?本刊将分两期刊出下面一组谈“梦”的座谈性文章,不仅在于它们特有的学术性,更是为了治疗这一“钙化”并进而推动深入研讨具体问题的学风的形成。而在中国人千年的“飞天之梦”终因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飞行而梦想成真的今天,刊出关于“梦”的文章,更是别有一番意味。希望能得到读者的关注。 更多还原
【关键词】 存在论; “梦”; 本体论; 生存状态; 弗洛伊德; 庄子; “存在”; 逻辑经验主义; 人的生存; 问题意识;
引言:

【引言】大概每个人都会做梦。所谓‘旧有所思, 夜有所梦” 。所以人们一般对梦习以为常, 并不特别看重。在解梦专家弗洛伊德那里, “ 梦” 并非简单的意识现象, 而是“ 无意识” 这一基础性的心理活动的呈现, 其动因是“ 力必多” ; 后来,他进一步把梦的无意识归结为人的“ 爱恋” 与“ 死亡” 这两种本能的作用。“ 梦” 在弗洛伊德那里于是有了重要的象征和显隐( 弗洛伊德把梦分为“ 外显” 与“ 内隐” 两层) 意义。但是, 就我自己的体验来说, “ 梦” 对于人的生存的意义还不止于此, 它的更根本的意义也许在于, 梦与人生的虚实、愚智、真假、生死内在地关联在一起, 而这种关联首先不是心理和生理的, 而是生存论存在论的。可以说, 梦与觉( 醒) 体现着人的生存的存在论性质, 提示着人们对自己的生存做存在论思考。

作者:
张曙光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教授 湖北 武汉 430074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