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 关于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的设计—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

关于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的设计—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基于信息不对称博弈理论,通过建立高等院校管理当局与辅导员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深入探讨其中所包涵的利益博弈关系,并尝试求得能够在辅导员与学校之间实现"价值双赢"的最优途径,进而就高等院校如何建立有效的辅导员激励机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委托代理; 高校辅导员; 博弈论;
引言:

【引言】自2 0 世纪6 0 年代末以来, 基于信息不对称博弈理论, 经济学家开始深人研究企业内部的信息不对称与激励等问题,相关成果最终发展成为现今通常所谓的现代企业理论。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交易成本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等。目前,建立在非对称信息博弈论基础之上的委托代理理论仍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委托, 含有因信任而托付的意思; 代理, 含有代人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的意思。由此, 所谓的委托代理, 指的就是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称为委托人)根据契约, 委托另外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称为代理人)代理完成一部分工作的行为。一般地, 在委托代理法律关系的存续期间内, 委托人授予代理人一定程度的自主决策权, 并向代理人支付某种形式的报酬; 代理人则享有委托资产的经营使用权, 有权为实现委托人的利益自由运营委托资产。与一般的契约关系不同, 在委托代理法律关系的存续期间内, 委托人与代理人各自所享有的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掌握整个委托代理期间所衍生出来的所有信息, 而委托人的视野则存在大量的信息盲点, 在信息的享有方面处于绝对的劣势。具体地说, 就是为实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 委托人不得不授予代理人相当大的自主决策权, 但却很难实时、准确、全面地监控代理人的履约过程。

作者:
仵颖涛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