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河北科技图苑 > 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河北科技图苑
Hebei Sci-tech Library Journ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是一种促进信息资源共享的方式,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图书馆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资源分配问题、资源局限性问题、服务方式与管理问题等。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对外开放; 服务社会;
引言:

【引言】2002年2月21日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二十一条明确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收取适当费用。”[1]这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对外开放服务提供了政策依据。如今,对外开放已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一种发展趋势。2012年3月12日,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在“首都图书馆联盟”成立仪式上宣布:“北大、清华等26所高校图书馆将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此举可谓在探索全民信息资源共享和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紧接着,4月15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5家高校发起成立“武汉地区图书馆联盟”,向武汉地区各级各类图书馆发出倡议,共同推进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实现地区图书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二十多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一直努力探索对外开放的途径,早在1988年,广东省五邑大学图书馆就向校外200名公民发放借阅证,开展社会化服务[2]。在这之后,厦门大学图书馆、浙江林学院图书馆、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等相继面向社会提供服务。虽然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活动已开展了二十多年,但从整体上看,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程度有待提高,对外服务的效果也有待提升。

作者:
李任斯茹
作者单位:
中共西安市委党校图书馆;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