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科学研究是创造性的人类活动,只有建立在严格道德标准之上,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健康发展[1]。但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学术不端行为屡有发生,其某种程度的蔓延趋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科研诚信已成为当前学术界及教育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正如在第二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开幕式上发言的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分子生物学教授David Vaux 所指出,许多科研人员为了争取科研成果能在学术期刊上刊登,以及随之而来的荣誉,会有意无意地影响研究结果,降低科研的整体水平,这是目前科研界普遍存在的弊端[2]。科技期刊作为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载体,在维护和促进科研诚信的过程中应起重要的作用,而编辑就是这一过程的具体实践者。科技期刊编辑应该对其所处理稿件中可能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具有高度的敏感度,并肩负一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有关问题得到恰当处理,而决不姑息和无视。但面对不同的学术不端行为应如何处理? 得到作者答复后的下一步措施是什么? 作者不予答复怎么办? 这些非常具体的问题往往是困扰编辑实践的难题。针对这些问题,全球出版伦理委员会(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COPE) 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流程图给出了一系列直观、详实、可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或许科技期刊编辑从中会得到一些启示。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