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中国出版杂志 > 我国网络伪民意的出现及其治理策略

我国网络伪民意的出现及其治理策略

中国出版杂志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近几年,我国网络伪民意事件层出不穷,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网络伪民意开始大规模向公司化和商业化方向发现,众多网络公关类公司以商业化的形式大规模制造与传播网络信息,成为制造网络伪民意事件和左右当前网络舆论的一股重要力量。本文通过近几年典型的网络伪民意事件为例,具体分析网络伪民意的产生特点、类别、传播模式及其影响,认为网络伪民意的极度泛滥有损于正常信息的传播,并有可能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进而干扰网络公共领域与网络传播生态的良性发展。因此,相关法律法规、行业组织和网络传播伦理的制定、完善与制衡成为治理这一现象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网络伪民意; 网络公关类公司; 网络推手; 公共领域; 网络传播生态;
【基金】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网络舆论的调控与引导研究(09TQB006)”;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生成及应对研究(2010ZDIXM043)”;南京师范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预研项目“网络群体事件的舆论调控与引导研究”的初期成果之一
引言:

【引言】随着近些年新媒体技术发展与网民的不断壮大,网络民意成为当前社会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近几年来网络伪民意也开始大量出现,并相继制造出不少轰动一时的网络事件和网络人物,成为影响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0 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提醒,网络舆论的高速发展和网络管理的规范滞后间的矛盾正在显现。报告主笔祝华新认为,“各种商业利益渗透互联网,炮制虚假民意、诽谤竞争对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网络民意的真实性。”[1] 网络伪民意受到国内众多媒体的关注报道,也成为亟待我们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

作者:
于德山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