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中国出版杂志 > 文艺出版社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生态

文艺出版社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生态

中国出版杂志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新时期以来,文艺出版社经过不断的市场探索,推动着中国当代文学的生态建构:20世纪80年代文艺社突破地域限制,以中短篇小说为市场化试点,引进琼瑶、古龙等港台文学图书,推动了大陆通俗文学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文艺出版社以畅销书机制为运作方式,出版策划了一系列文学现象,如散文热、长篇小说热、雇佣写作等;新世纪后,文学出版与大众传媒互渗,文艺出版社不断调整出版结构和市场营销策略,文学成为市场配角,面临着自主性危机。
【关键词】 文艺出版社; 出版转型;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生态;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时期文学的影像诉求与价值分化研究”(11CZW063);江苏省作家协会第六批重点文学创作与评论工程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引言:

【引言】文艺出版社的出现本身是出版机制改革的产物。“文革”前,地方出版社一般按照地区分工的原则,每个省市和自治区设立一个综合性的地方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都只是面向本省( 区)。1979 年12 月在长沙举行的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上,代表们提出了“立足本省( 区),面向全国”的新方针,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出版社的积极性。[1] 于是,大部分省份由一个综合出版社分化出几个专业社,大批文艺出版社由此诞生。新时期以来,文艺出版社几乎伴随着中国当代文学同步发展,并有力地推动着中国当代文学的生态建构。

作者:
周根红
作者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