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 > 论社会发展的协调范畴及其意义

论社会发展的协调范畴及其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协调通常被理解为构成整体各部分间的和谐统一,其实质是把协调等同于平衡。本文认为,平衡与不平衡分别是系统整体状态的一个方面,不完全平衡是系统演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平衡转化论的局限性在于注重整体的稳定忽略了整体的演变。作者进一步指出,协调是揭示系统整体状态性质的范畴,它反映了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双重规定,即它是相对于人与社会的需求,关于系统结构演进的一种控制状态,既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系统的操作规定,又表现为客体系统结构转换的发展规定。
【关键词】 协调发展; 系统结构; 社会发展; 客体系统; 二元关系; 平衡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不完全平衡; 系统演化; 治理整顿;
引言:

【前沿】无论是在理论上, 还是实践上, “ 协调” 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在我国的改革和建设过程中所提出的经济一
、政治、文化、人口、生态环境等诸因素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是这一间题的典型反映, 也是对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总结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 提出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的战略方针, 把协调发展何题正式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来。十四大从新的高度—即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度, 提出和论述了改革过程中协调发展的具体要求.

作者:
王宏波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科学系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