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编辑学刊杂志 > 抗战时期文化西迁视域下的贵阳新闻出版业

抗战时期文化西迁视域下的贵阳新闻出版业

编辑学刊杂志
Editors Monthly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文化西迁为贵阳的新闻出版事业培育了新型的新闻传播者,形成多层次的新闻传播方式,奠定了广泛的受众基础,从而促成抗战时期贵阳以报刊业的兴盛和出版业的繁荣为标志的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抗战; 文化西迁; 贵阳新闻出版;
【基金】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基金项目“黔学研究与国学传播”(黔省专合字2010-133号)研究成果
引言:

【引言】抗战时期,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新闻出版事业由于受战火波及而陷人低谷, 但地处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东部的贵阳却是一个例外。1937 年1 月, 国民政府将政治、经济中心迁往重庆, 在这一政策的带动下, 我国沦陷区及战区的大量工厂企业、文化机构以及高等院校也被迫往西部地区迁移, 大量民众为躲避战乱也选择举家西移, 西部地区在经济、文化、教育事业方面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而地处西南边睡的贵州省会城市贵阳, 凭借其西南交通枢纽的战略地位成为战时陪都重庆的南大门, 更在这次西迁中, 依托来自东部及沿海等地的文化移民带来的先进文化使新闻出版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出现了历史上鲜有的繁荣局面。恰如著名报人石西民所言:“伟大的抗日战争年代是中国新闻界大团结的时代, 是中国新闻事业向祖国的纵深地区大发展的时代; 是中国新闻事业破天荒与占人口最大多数的士兵、工人、农民发生血肉联系的时代。

作者:
李颖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