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学术界杂志 > 综合大学的基础文科改革思考

综合大学的基础文科改革思考

学术界杂志
Academics in China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综合大学的人文学科 ,因其意识形态和文化性、学科结构传统而老化、以及文科学科分工而分家等原因 ,发展滞后。充分认识和发挥人文学科的学术文化优势 ,国家和高校采取保护和扶持政策 ,在学科及其学术评价上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 ,是促进人文学科改革发展的重要办法。同时 ,人文学科增强自身的“精品意识” ,加强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融会 ,使用现代技术手段 ,加强横向合作与联合攻关 ,也是人文学科自我更新和提高的积极办法 更多还原
【关键词】 大学; 人文学科; 改革; 创新;
引言:

【引言】综合大学的那些传统的、基础的非应用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 如文学、史学、哲学等, 多半是人文学科、文化类研究, 我们名之为老文科者, 以区别于新兴的、交叉的、应用性的学科、专业。在综合大学特别是文理为主的重点综合大学, 综合大学传统基础文科往往历史悠久, 传统深厚, 有“ 泰斗”级专家掌舵, 专著、论文车载斗量, 很大程度上标志着该校文科甚至整个学校的学术地位。但是, 应该看到, 面临当前综合大学的改革, 综合大学传统基础文科的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 却也显得迟缓被动、处境尴尬、困难重重、发展滞后。选题内容老化,研究方法陈旧; 研究生招生难, “ 分配”找工作也难; 教师研究人员的收入低, 又往往没有“ 兼职”和生财之道; 系所人员教学科研任务不饱和, 又苦于没法减员分流; 高层次的人才没法进, 自己的骨干还被挖走; 基础研究课题有限, 现实问题又搞不了等等。总之, 这些学科专业老化, 捉襟见肘, 缺乏活力, 真是不办又不行,办又办不好; 想改改不动, 不改也不行。面对社会、现实的急遽变化和需要, 综合大学传统基础文科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 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作者:
潘显一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社科处 四川成都610064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