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新闻大学杂志 > 《上海新报》广告与西方消费文化传播

《上海新报》广告与西方消费文化传播

新闻大学杂志
Journalism Quarterly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上海新报》广告代表了早期中文报刊广告的较高水平,其刊出的大量洋货广告,展示了洋货消费的大众化进程,尤其是一些西方奢侈品广告,体现了有闲阶层的崇洋之风,而一些娱乐广告,则反映了西方休闲方式的深刻影响。这些不同类型的广告,对于探究19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消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过程具有历史见证意义。
【关键词】 《上海新报》; 广告; 消费文化;
【基金】 暨南大学“跨越计划”资助项目“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研究前期研究成果
引言:

【引言】《上海新报》是近代上海最早的商业性中文报纸,这家由字林洋行创办的报纸,主要是满足在华西方商人的营销活动而产生的。该报在创刊号上所刊登的《本馆告白》对广告的价值和作用进行了深刻剖析:类如上海地方,五方杂处,为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观此闻报,即可知某行现有某货定于某日出售,届期亲赴看货而面议,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又开店铺者,每以货物不销,费用多金刷印招贴,一经风雨吹残,或被闲人扯坏,即属无用。且如觅物、寻人、延师、访友,亦常见有招贴者,似不如叙明大略,印入此报,所费固□无多,传闻更更觉周密。[1]因此,该报十分重视刊登各类广告,如各类洋银钱价、航运、货价、拍卖、告示等专栏广告,分门别类,使人一目了然。这与早期传教士创办的宗教类报刊传播重心有明显区别,如《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六合丛谈》等宗教类报刊,不太注重商业信息的传播,其广告多刊登“货价行情”。而《上海新报》则在广告中对洋货进行“描述性”传播,不但介绍洋货的种类、价格、功用,还重点推出一些洋货行的拍卖和商品到货信息,集中展示上海洋货市场的动态,另外,该报还刊登娱乐、游戏、招工、寻物、寻人等方面的广告,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而有关西方科技方面的图说,更能增加读者的见识。

作者:
蒋建国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