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国际新闻界 > 澳门中文报纸在抗战末期的新闻编辑框架研究

澳门中文报纸在抗战末期的新闻编辑框架研究

国际新闻界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本文分析了澳门中文报纸于抗战末期在编辑上的框架构成,通过分析《市民日报》、《复兴日报》以及《复兴晚报》发现,该时期的报纸国际新闻无论在版位占用版面空间及编辑素材上被优先处理,突出表现在标题的磅数占优势及新闻图片图表的程式化使用。与此反差的是,中国内地新闻往往被与国际新闻混合编排,而当地新闻重视民生淡化政治,在版面上在版面上却未占重要地位。本文也对形成澳门"孤岛"编辑模式的原因做了初步推论。
【关键词】 新闻检查; 国际化; 框架; 民生新闻; 新闻图表;
引言:

【引言】抗日战争期间, 与澳门接壤的包括广东省的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相继沦陷, 由于当时统治澳门的葡萄牙政府的中立立场, 澳门并没有被日军占领"各种势力于此期间在澳门发展新闻报刊业务, 其中华文报纸一直在发行量上居于领先地位(吴文博,2009) "但是当时的葡澳政府基于本国的政治立场, 对澳门的新闻媒介实行严格新闻检查制度, 禁止新闻报道出现同情支持中国正义抗战的文字, 因此该地区的新闻媒介环境形成了与当时上海租界相类似的“孤岛”特色"

作者:
柳旭东;黄瑚
作者单位: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