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在《理解媒介: 论人的延伸》论著中,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将“道路和纸路”( 其中还包括自电报发明以来的“电路”) 罗列在他的26 类“泛媒介”之列。[1]然而以现代传播学的视角来看,麦氏所谓的“道路”、“纸路”和“电路”,均不属于“泛媒介论”视域下的“媒介”范畴,而是传播学者转引自电信学并指称信息传播得以实现的传播路径,即确保信息从“信源”传递到“信宿”的“信道”。事实上,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媒介技术进化水平的高低不同,在人类的传播之“路”( 即狭义的“传播信道”) 上分别呈现出了不同的传播形式和媒介形态,进而在不断加速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冲击下,又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相互交流的时空关系。有鉴于此,本文将在有限的篇幅内试图以“传播信道”演进的历史为主线,并在媒介技术进化论的视域下,批判地运用麦克卢汉的唯技术史观,分析梳理传播活动的时空辩证关系以及传播形式和媒介形态的演变历程。以技术决定论为核心的麦克卢汉主义唯技术史观,特指一种强调媒介技术的发展进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历史哲学。麦克卢汉主义以多伦多学派的哈罗德·伊尼斯之“传播的偏向”论和马歇尔·麦克卢汉之“媒介延伸论”为主要构成。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